天天看點

購買新能源車 受訪者首要考量充電是否便捷

85.0%受訪者表示自己或周圍人遇到過“充電難”的情況

中青報·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

實習生 王九龍

購買新能源車 受訪者首要考量充電是否便捷

當下大陸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已進入快車道,但全國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相對滞後。每到假期,新能源車主在高速公路服務區排隊幾小時充電的情況屢見不鮮。你是新能源車主嗎?改善新能源車“充電難”問題,你有什麼建議?

近日,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(wenjuan.com),對152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,購買新能源汽車時,大家主要考量充電是否便捷(69.4%)、電池續航裡程(59.5%)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情況(54.4%)等問題。85.0%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或周圍人遇到過“充電難”的情況,58.9%的受訪者建議通過政策引導和國标制定,讓充電樁相容各品牌快充協定。

購買新能源車,受訪者關心什麼?

山西省某事業機關職員方鵬去年開始關注新能源汽車,“我媳婦去年工作調動,要去離家較遠的另一個市區工作,需要再購置一輛車給她通勤用,考慮到油價太貴,我們就計劃購買新能源車”。

受訪者中,57.4%的人是新能源車主,34.4%的人還不是,打算購買,8.2%的人不打算購買。

天津90後徐威(化名)說,總體來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和發展速度都在持續向好,也是很多人購買汽車的理想選擇。“但我覺得新能源車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,保值性不高。續航能力雖然可以滿足日常生活使用,但如果有長途出行的需要,依舊沒有燃油車随時補充燃料來得便捷。此外,新能源汽車的價格也相對高一些”。

“新能源車提速快,駕駛起來比傳統燃油車體驗更好。新能源車的日常維護也相對簡單,燃油車需要定時檢查、清洗,換機油、換變速箱油等,新能源車隻有電機、電芯、電池,維護起來相對比較簡單。”駕駛體驗和維護成本也是方鵬選擇新能源車的考量因素,“另外,我生活的地級市由于交通擁堵,燃油車限号,新能源車不限号,可以很好地輔助家庭出行”。但方鵬也認為,新能源車最大的弊病就是電池的更換,一旦需要更換電池就會非常麻煩。

調查顯示,購買新能源汽車時,大家主要考量充電是否便捷(69.4%)、電池續航裡程(59.5%)、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情況(54.4%)等方面。其他還有:政府補貼情況(47.3%)、使用成本(41.4%)、電池更換成本(40.2%)、汽車其他性能(25.5%)、保值性(20.2%)、是否環保(19.3%)等。

廣東省某高校大學生陳新說,成本是選購新能源車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,“新能源汽車的購買價格、日後的保養成本以及電池的使用年限和維修成本,決定我是否會購買新能源汽車。身邊使用新能源汽車的朋友曾抱怨,他們購買新能源車後,電池出現了問題,無法維修,需要花相對較高的價錢購買新的電池。再三考量之下,他們最終還是回歸使用傳統燃油車”。

“購買新能源汽車,我會更多地考慮駕駛舒适度、續航能力以及價格。”徐威說,續航能力确實還是新能源汽車的短闆。“此外,現在購買新能源汽車雖然還有補貼,但對我們年輕人來說價格仍然較高,會降低購買意願”。

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說,電動汽車這幾年的發展非常快,即便是新能源車政策補貼退坡,增長的趨勢依然不會減弱,因為它有很多額外的優勢,能保障能源安全、優化城市環境治理、助力清潔發展、節約電網成本等。

58.9%受訪者建議通過政策引導和國标制定,讓充電樁相容各品牌快充協定

“有些廠家在購買新能源車時會免費安裝入戶的充電樁,我們可以找個合适的地方安裝。”方鵬說,雖然是慢充,但可以利用夜間的時間,不耽誤白天使用。“我們家附近有一個景區,景區配有公共充電樁,平時使用的人不多,充電也很友善”。

陳新說,周圍大部分人都因為“充電難”而放棄了購買新能源車。“我所在的地區,新能源車的普及率還較低,沒有投入大量資金修建充電樁”。

調查中,85.0%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或周圍人遇到過“充電難”的問題,其中28.9%的受訪者表示經常遇到。

林伯強說,去年新能源車銷量增長非常快,而相配套的充電樁的發展滞後了,就有可能出現“充電難“的現象。

改善新能源汽車“充電難”問題,58.9%的受訪者建議通過政策引導和國标制定,讓充電樁相容各品牌快充協定,55.4%的受訪者建議對占用新能源車充電車位的現象加以處罰,50.0%的受訪者希望加大路網充電樁建設數量,48.9%的受訪者認為要重視專業檢修和維修人員隊伍建設,加強維護,44.1%的受訪者建議利用大資料技術分析,為解決“在哪建”“建多少”問題提供資料支援,37.3%的受訪者期待加快大功率充電技術的應用,減少充電等待的時長,26.9%的受訪者建議根據大資料分析,在重點時間提供移動充電樁等設施,22.6%的受訪者建議對充電樁品質和實際使用進行有效監督。

林伯強覺得目前應該把補貼轉到新能源汽車相關的基礎設施上來,特别是充電樁。真正解決“充電難”問題,應該讓充電樁進入千家萬戶,包括小區、辦公場所等。“首先,政府要大規模參與充電樁等電動車基礎設施的建設。其次,車企應該成為參與充電樁建設的重要力量。目前來看,充電樁短期盈利比較低,但長期的盈利狀況應該會非常好”。

“電動汽車賣得越多,用電量就越大,從長遠來看對電網利好。是以電網也應該在充電樁建設上加強投入,助力充電樁走進千家萬戶。”林伯強說,“很多人都會在晚上12點到早晨6點這個時間段充電,對整體上緩解電網成本的上漲也很有好處”。

方鵬覺得,新能源汽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,很多二三線城市的保有量還比較少,希望在電池等技術方面盡快有更大突破。

受訪者中,一線城市的占35.2%,二線城市的占42.8%,三四線城市的占18.7%,鄉鎮的占1.8%,農村的占1.4%。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