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看點

當你老了,一生最後悔什麼?全球統計前5名公布

王小波說:”人在年輕時,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決定自己這一生要做什麼。“

時間從來不等人,來不及認真地年輕,就匆匆地老去了。

這兒有一份全球統計前5名的遺憾清單,讓人深思。

1

45%的人後悔沒有善待自己的身體

有句話說:“第一财富是健康,第二财富是美麗,第三财富是财産。”

老了才知道,再富裕的生活也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重要。

倪萍在《外婆語錄》中提到外婆說的話:

“孩子,管多麼富裕都沒有年輕富裕啊。年輕的富裕就是胳膊是胳膊,腿兒是腿兒,年齡大了富裕管個啥?眼也花了,牙也酥了,渾身都窮了。錢有的是,可身子窮了。“

沒有健康,就沒有生活上真正的快樂。

正如叔本華所說:“一個身體健康的乞丐所擁有的幸福要比一位疾病纏身的國王多得多。”

當你老了,一生最後悔什麼?全球統計前5名公布

2

57%的人後悔沒有好好對待自己的伴侶

股神巴菲特說過一句話:“伴侶是人生最大的投資。”

“婚姻就像是兩個人合夥辦企業。隻有夫妻雙方都認真地投入、用心地管理,企業才能長久地營運。“

到了一定節點你就會明白,夫妻才是最後的港灣。

一個人拼久了拼累了,你會發現能陪着講講心裡話的,隻有枕邊人。

法國哲學家尼采說:“婚姻不幸福,不是因為缺乏愛,而是因為缺乏友誼。我們不會對友誼要求太多,卻在婚姻生活裡,總是斤斤計較。”

俗話說,婚前“睜隻眼”,婚後“閉隻眼”。

“一個家庭要太平,總有一個要退讓。如果夫妻兩個人都想占上風,證明自己是對的,那這段感情就是錯的。”

家是講愛的地方,不是講理的地方。

蔡康永曾說:

人與人之間有一個情感賬戶,每次讓對方開心,存款就多一點;

每次讓對方難過,存款就少一些。

而家,就是人這一生最大的情感賬戶。

愛是個銀行,不怕花錢,就怕不存錢。

當你老了,一生最後悔什麼?全球統計前5名公布

3

62%的人後悔對子女教育不當

一位猶太教育家曾說過這樣的話:

“人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一樣的,但因為環境,特别是小時候所處的不同環境,有的人可能變成有用之才,而有的人則會平庸一輩子。

就算是普通的孩子,隻要給他很好的教育,同樣也會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人。”

教育的關鍵在于教育父母,父母做好了,孩子自然也不會差。

楊瀾曾說:

别把勁兒都使在孩子身上,如果自己充實,快樂,有責任感,有情緒管理能力,孩子會模仿你的。

對孩子最有用的教育,就是讓她看見你在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。除此之外,都不重要!

很多人想讓孩子愛上讀書,在家卻自己抱着手機停不下來,這樣孩子能學好嗎?

人生的起跑線,從不是外在的任何條件,而是父母給予的智慧和格局。

常言道:“窮養富養,都不如家長的修養;寬教嚴教,都不如父母的身教。”

愛因斯坦是偉大的猶太科學家,在他還是個孩子的時候,并沒有非常突出的表現:

天賦也不算高——4歲開始說話,在國小時因為學習成績不好,老師曾要求他退學;

他的成功,起自于他的家庭中,即他母親對他的音樂熏陶和他叔父對他進行的數學啟蒙,使他的形象思維能力不斷得到提高,最終成為一名偉大的科學家。

聽過一句很真實的話:“那些在孩子身上犯過的懶,終将換來你加倍的償還。”

很多人總覺得,現在多掙點錢,以後就會少辛苦。卻忘了孩子若是養廢了,再大的家業也是徒勞。

當你老了,一生最後悔什麼?全球統計前5名公布

4

73%的人後悔在年輕時選錯了職業

有一個很颠覆大家的答案:即使讓你重新選擇,還是會後悔。

心理學家Leon F Seltzer指出:一個人的決策往往并不如人們所想的那麼自由。

即便時間重來一次,如果你還是那個時刻的你,你很可能還是會做出一個同樣的選擇。

為什麼我們總是對自己選擇的東西後悔?

劉墉說得好:

“我們常常在排隊的時候,排在這條線覺得那邊人少,就跳到那條線去,結果你在跳的時候,那邊就有别人過去了。你不見得快,搞不好還變得更慢。

今天你放棄了這個工作,去換另外一個工作,你是不是會加倍努力?

換個角度想,既然能在另一個工作上加倍努力,那你在現在工作上也加倍努力,是不是也能有不錯的表現?

如果我做了一個抉擇,我就不要怨,我就努力地做下去。”

當你真正開始為自己工作,所有的困難都會為你讓步。

那些你加過的班、做過的項目、學到的本事,都會變作你的底氣。

讓你任何時候,都不會為了生活和誰低三下四。

“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樂趣,人生就是天堂;如果你視工作為一種義務,人生就是地獄。“

在這個世界上,比起将自己擅長的變成工作,更多的是在工作中發現自己擅長的事。

當你老了,一生最後悔什麼?全球統計前5名公布

5

92%的人後悔年輕的時候不夠努力

《見識》一書裡有句話:“很多人成不了大氣候,不是因為能力不行、機會不夠,而是因為過早地選擇了安逸的生活,停止了奔跑。”

倪萍在《外婆語錄》中提到外婆說的話,讓人深思:

“人一生下來就是個普通人,平淡是真,普通是好,這都是懶人說的話。

要是有能力,為什麼不去山頂看看?

你去問問山頂上的人,山頂上都有什麼?咱一輩子也想不到。他要是和你說實話,他保準說這輩子不後悔,下一輩子他還上山頂。

山頂上看的東西和山底下看的就是不一樣,半山腰都比山溝強。

外婆說的山頂就是與衆不同的活法,見過大世面的活法。

外婆說:“孩子,山上風大,爬上去不容易,你使勁了,你這輩子都不用後悔了。”

很多人都說平平淡淡才是真,外婆卻說:但如果爬到更高的山頂,肯定不願再到平平淡淡的山腳下。山頂的人活了山底下的人好幾輩子。

人活一輩子,當回首往事時,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,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,就夠了。

當你老了,一生最後悔什麼?全球統計前5名公布

寫到最後

季羨林說:“每個人都争取一個完滿的人生。然而,自古及今,海内海外,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。是以我說,不完滿才是人生。”

不是每個人都能功成名就,我們有些人注定要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中尋找生命的意義。

就好像電影《心靈奇旅》裡面的黑人小夥子一樣,當自己真真正正實作了夢寐以求的東西,才發現也不過如此。他說:“我一生追逐的夢想,就這?我這麼努力是為了什麼?毫無意義。”

幾經周折,他才發現,原來自己看不上的再平常不過的事,藏着人生的意義。

人生的意義就是:活在當下,過好生活的每一分每一秒。

是以,停止後悔吧!無法認真地年輕,就認真地老去,才是最明智的做法。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