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看點

漢字趣談: 旨(453)

80歲的快樂老人用書法

示範漢字的起源

和你一起趣談漢字的故事

漢字趣談: 旨(453)
漢字趣談: 旨(453)

漢字趣談:旨

"旨"(zhi3),這是一個會意字。

甲骨文的"旨"字是上下結構的字形,上部是是一個側身直立着的人(被招請的上帝神靈),下部是一個"口"(此處表示"甘",即美味,在甲骨文裡"口"和"甘"常混用),這是古代的一種祭祀上帝神靈的儀式,即用美味佳肴招請上帝神靈享用。一說,上部是"匕"的象形,即上部是一把"湯勺",下部是一個"口",意為将美味用"勺子"送到嘴巴裡。

周朝早中期金文的"旨"字承續甲骨文字形,周朝晚期和春秋時期的"旨"字是在下部的"口"中增添了一點,強調"口"中有物(美味佳肴)。小篆上部是一個"匕",下部是"甘"字。隸書發生訛變,在《白石君碑》中上部寫成"亠",下部寫成"日",楷書則寫作"旨"。

"旨",《說文解字》釋:"旨,美也。" 意為味道鮮美。《詩經.小雅.鹿鳴》:"我有旨酒。" 漢.晁錯《論貴粟疏》:"夫寒之于衣,不待輕暖,饑之于食,不待甘旨。"

"旨"由味覺的感受延伸指意思,意圖。如"主旨、要旨"等。

"旨"的後起之義指帝王的诏書,指令。

[注意]甘,旨的差別。"甘"除了有泛指美味外,還含有甜的意思。現代漢語裡"甜"的之義,在秦代之前多用"甘"表示。"旨"僅指一般意義上的味美好吃的東西。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