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看點

穩增長打響了第一槍

作者:李宗光

經濟周期動态追蹤系列之㉕

本文原載于“經濟機器”公衆号(ID:EconomicMachine),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。

對宏觀和大類資産配置感興趣的朋友,也歡迎掃碼進入“經濟機器”交流群。

昨日,1月金融資料提前公布。近期社會各界對經濟和市場走勢非常迷茫和焦慮,各方擔憂“信貸塌方”。1月新增社融創曆史新高,打響了穩增長的第一槍。不過我們不能是以而懈怠,而忽略資料背後實體需求偏弱的隐憂。而是要撸起袖子加油幹,一鼓作氣,赢得穩增長保衛戰的最終勝利。

下面我們依照慣例對1月金融資料進行分析,整體來看,社融強勢增長,新增人民币貸款和M2增長均超預期。1月份,人民币貸款增加3.98萬億元,好于預期的3.76萬億元,同比多增4000億元。社會融資規模增加6.17萬億元,同比多增9816億元,前值2.37萬億元。M2 同比增長9.8%,好于預期的9.4%,前值為9%。

具體來看:

1)新增人民币貸款好于預期,結構整體一般。1月新增3.98萬億人民币貸款,較預期高2200億元,同比多增4000億元,相對強勢。從分項看,票據融資新增1788億元,同比多增3193億元;短期貸款新增1.11萬億元,同比多增2037億元(圖1),是總量多增的主要原因;中長期貸款新增2.84萬億元,同比少增1424億元,是最大的拖累因素。票據融資的大幅多展現了央行在信用擴張供給端的努力,而中長期貸款少增則反映實體需求的疲弱。

圖1、新增人民币貸款結構

穩增長打響了第一槍

2)居民戶中長期新增貸款同比顯著少增,是拖累中長期新增貸款增加的主要原因。1月中長期貸款中,非金融公司中長期貸款新增2.1萬億元,同比基本持平。這與1月PMI資料相對一緻,即生産活動維持相對平穩,不溫不火。

居民戶中長期貸款則新增7424億元,同比少增2024億元,與2020年同期基本持平(圖2)。以按揭貸款為主的居民戶中長期貸款同比繼續大幅少增,反映了目前居民購房意願不足,需求乏力。但新房銷售的下滑幅度相比,居民中長期貸款降幅并不明顯。據克而瑞資料顯示,1月TOP100房企單月銷售金額同比降低約40%,顯示銀行很可能為了1月份“沖量”,“透支”了部分信貸需求。是以,房地産市場下滑态勢如果不及時扭轉,仍有可能導緻信貸出現一定“塌方”風險。

圖2、金融機構中長期貸款結構

穩增長打響了第一槍

3)餘額同比看,人民币貸款增速有企穩迹象。1月,各項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1.53%,較上月微跌0.02個百分點,基本持平。分項來看,中長期貸款餘額同比增速持續下滑;短期貸款和票據融資同比增速的提升是人民币貸款增速企穩的關鍵,後續持續性仍有待觀察(圖3)。

圖3、人民币貸款餘額同比

穩增長打響了第一槍

4)新增社會融資總額中,政府債券融資等直接融資明顯提速。1月新增社會融資總額6.17萬億元,同比多增9816億元。其中,政府債券融資新增6026億元,同比多增3598億元,是除人民币貸款外,新增社會融資同比多增的第二大拉動因素。政府債券融資多增主要受1月地方債發行提速影響。1月地方債發行月7000億元同比增加了約3500億元。這與提前下撥專項債額度,加快财政支出進度是一緻的,但專項債額度據說今年保持不變。在總預算不變的限制下,專項債後續降速将是可以預見的。另外企業債券融資也貢獻了重要的力量,新增5799億元,同比多增1882億元。(圖4)。

圖4、社會融資總額-直接融資新增

穩增長打響了第一槍

5)影子銀行的壓降有所放緩。1月影子銀行融資增加4479億元,同比多增328億元。其中信托貸款減少680億元,同比多增162億元,持續第2個月同比多增(圖5)。這似乎表明房地産信托政策也有所松動,表外融資開始有所活躍。雖然整體規模偏小,但顯示信托機構和房地産商的風險偏好有逐漸所修複的迹象。

圖5、影子銀行新增融資

穩增長打響了第一槍

6)社會融資總額增速與M2持續企穩回升。1月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長10.5%,較上月回升0.2個百分點,連續3月增速回升。同時,1月M2超預期增長,同比增速達9.8%,較上月回升0.8個百分點。這表明,在政策支援下,貨币、社融已開始擴張,是穩經濟的重要保障。

圖6 社會融資存量與M2同比

穩增長打響了第一槍

7)M1增速下滑,與M2剪刀差擴大。1月,M1同比下滑1.9%,較上月下滑5.4個百分點。由于M2同比增速較上月回升,M1與M2剪刀差進一步擴大。這表明往往預示着市場需求不旺,具有一定的經濟下行風險。

1月中旬左右,草根調研資料顯示,各大商業銀行貸款資料并不理想,同比出現下降。央行劉副行長随即呼籲,“政策工具箱開的再大一點”,向商業銀行系統發出了清晰的信号。各方努力下,1月份天量信貸如期而至,表明你可以永遠相信PBoC。

但我們同時看到,信用創造不僅取決于央行、商業銀行,還取決于實體經濟需求,而從1月份房地産銷售資料看,需求仍然偏弱。如果不能盡快扭轉房地産行業“躺平”狀态,或基建有一個顯著加速,那麼,利用行政動員和信貸需求前置營造的“開門紅”,或将很難持續。

是以未來,穩增長需要各部門協調發力、前瞻行動,特别是對需求端有直接影響的财政部門和房地産行業,應拿出更有力的行動來,比如提高赤字率、增加專項債規模、提升基建增速,以及實質性放松房地産限貸政策等。相信,随着各部門穩增長措施落地,信貸需求增長将逐漸恢複,增長動能将持續增強。

①通縮以來,鷹派們可能正在裸泳;

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點評:不轉急彎,改革創新以圖強;

③2021年經濟展望:趨勢與擾動

④一季度宏觀形勢研究部署會議前瞻:幾個看點

⑤會有通脹嗎?應該緊縮嗎?

⑥再提降準,啥信号?

⑦供給側改革的重心調整應與時俱進;

⑧降準下的形勢研判:近憂已消除,遠慮需深謀;

⑨二、三季度政治局經濟工作部署要點對照;

⑩周期下行:開始,還是結束?

⑪大面積斷電:何以至此?

⑫外貿進出口:高景氣下隐憂浮現

⑬明年勝負手:滞脹機率有多高?

⑭10月經濟資料:下行壓力仍很大

⑮11月PMI:限産沖擊正在過去

⑯外貿高景氣狀态仍将持續

⑰11月份金融資料:至暗時點已過

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:十大看點

⑲12月PMI:經濟緩中趨穩,政策仍需發力

⑳12月通脹:漲幅出現回落,剪刀差繼續收窄

㉑12月金融資料:用好寶貴的寬松視窗期

㉒中國外貿2021:世界工廠永不眠

㉓2022年經濟展望:照見新晴水碧天

㉔春節期間,發生哪些大事?如何影響市場?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