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看點
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
離開鎮江我們驅車來到了下一個目的地——無錫。無錫,是長三角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,也是江南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,國家級風景旅遊城市。無錫,自古就是魚米之鄉,素有布碼頭、錢碼頭、窯碼頭、絲都、米市之稱,也是中國民族工業和鄉鎮工業的搖籃。
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
來無錫使我想起了這樣一句千古名聯:“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”,它曾激勵過多少知識分子,為我國傳統文化思想的發展起到了極大促進作用,這句名聯就出自明朝萬曆年,由東林學者顧憲成所寫。受這句名聯的影響,到無錫我們首先來到了地處無錫東門的“東林書院”。
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
無錫東林書院建立于北宋政和元年(1111年),是當時北宋理學家程颢、程頤嫡傳的弟子、知名學者楊時來無錫見這裡前臨清流,背靠古木參天園林,與廬山的東林寺極為相似,是一個研究和傳授學問的理想場所,便在這裡定居開設講學學堂,起名“東林”。
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
18年後,楊時去世,楊時的學生在書院的所在地為他建了一祠堂——道南祠,取楊時的老師程頤對他說過一句贊美語:“吾道南矣!”。楊時去世後書院逐漸荒廢。元朝,有僧人在原址上興建東林庵,将學舍辟為東林庵。到了明朝萬曆三十二年(1604年),由東林學者顧憲成等人在此重新修複并開始講學,他們倡導的“讀書、講學、愛國”的精神,引起全國學者普遍響應,一時聲名大著。東林書院也成為江南地區人文荟萃之地和議論國事的主要輿論中心。
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
在東林書院講學之餘,提倡“讀書不忘救國”,也常常評議朝政。因東林書院的講學活動引起了明朝末期閹黨的強烈妒忌和反對,天啟五年(1625年)閹黨魏忠賢羅列罪名,毀了天下書院,并向全國公布了一個309人的《東林黨人榜》,在全國實行公開通緝逮捕,緻使一大批正直官員慘遭殺戮。當時的東林書院,除道南祠外,被強行拆毀。到崇祯時期,閹黨失勢,東林冤案昭雪,崇祯下诏恢複書院。
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
無錫在1981年和2002年對東林書院進行了全面的修複。保留着當時的石牌坊、泮池、東林精舍、麗澤堂、依庸堂、燕居廟、三公祠、東西長廊、來複齋、心鑒齋、時雨齋、道南祠、東林報功祠等主要建築,這些建築也顯現了明清時期書院的布局形制與鼎盛時期風貌。
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
被廣為傳誦的“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”,這幅名聯至今仍有積極意義,是學者、志士們的共同心聲和座右銘,要心懷遠大抱負,讀書要報效祖國。
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,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,走進東林書院

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