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天看點

屹立外灘23年西餐廳将歇業,老牌餐廳躲不過行業洗牌

繼新元素倒在20歲前夜,在外灘屹立23年的米氏西餐廳(M on the Bund)也即将歇業,2021年末的餐飲業留下了蹒跚前行的剪影。

1999年,距離麥當勞進入中國剛過去9年,北上廣的市民吃上“西式快餐”不久,澳洲人米歇爾·加諾特(Michelle Garnaut)就帶着她在香港積澱的餐飲經驗,在外灘5号開出了第一家米氏西餐廳,迅速成為上海最受歡迎的Fine Dining餐廳之一,兩年後又增設了魅藍酒吧,成為許多滬上食客入門西餐的視窗。

屹立外灘23年西餐廳将歇業,老牌餐廳躲不過行業洗牌

12月中,這家老牌西餐廳宣布将于明年2月15日租約到期後歇業,引發業界唏噓。有人懷念它的标志性江景露台、不落俗套的爵士音樂、歐式風情的裝潢,以及優雅的服務禮儀,“它坐擁上海古典與新時代的交叉點”。也有網友指出,作為一家營業20多年的老店,米氏西餐廳沒有後來的米其林餐廳菜式新穎,在營銷傳播和服務方面也止步不前。

盡管餐飲企業的開張和關停屢見不鮮,但老牌餐廳“落幕”是必然嗎?前有百年老字号陶陶居被同行收購,後有台式茶餐代表品牌一茶一坐落寞收場,而随着疫情的零星反撲,餐飲業陣痛不斷。企查查不完全資料顯示,2021年,餐飲店關門超過100萬家,其中中式快餐店達到40萬家,奶茶店以35萬家緊随其後,火鍋店登出将近10萬家。

一代西餐廳落幕

自媒體人俞菱熱衷搜尋大街小巷的美食,米氏西餐廳的蛋白餅是一道讓她回味了20多年的甜點。它的外殼酥脆,内裡卻如棉花糖般松軟,餅坯上覆寫細密的奶油再堆上新鮮水果,最後淋上酸爽解膩的百香果沙司。

水果蛋白餅是澳洲和紐西蘭的國民甜點,1989年M at the Fringe初次登場香港,這道甜點就因獨特的口感備受食客青睐,而随着加諾特将米氏餐飲集團帶入中國内地,它又成為上海外灘M on the Bund和北京前門Capital M的當家招牌。

21世紀的第一個十年,中國加入WTO後,大量外企入駐國内城市,西餐行業開始享受十多年的時代紅利。在外企聚集的上海,高端餐飲紮堆外灘商圈,Hakkasan、Bo Shanghai等Fine Dining餐廳風風火火地進駐,前往“外灘X号”成了時髦食客的打卡必選項,一頓餐費往往上千元。

不過随着更多玩家湧入餐飲行業,這條賽道的競逐日漸激烈。标準化、連鎖化、大衆化的餐飲品牌争相崛起,分化了客流,而年輕消費者登場後,創意菜、融合菜、新中式等新穎概念更受歡迎,對傳統西餐廳的經營和變革提出了挑戰。

事實上,在米氏西餐廳宣布閉店前,其位于香港和北京的門店已分别于2009年和2017年歇業。對于最後一家店的關閉,創始人加諾特拒絕了第一财經的采訪,但表示,并不認為這是一個消極的決定。“我在這個行業已經工作了近50年,其中一半以上的時間都在中國内地和香港度過。這個決定對我而言喜憂參半,但我認為現在是時候卸任了,我也想去追求不同的興趣,開啟人生的新篇章。”據知情人士透露,加諾特退休後,将繼續投身中國的公益事業,參與中國農村女孩教育項目、社群共享農業等。

不過,同處外灘,2018年過世的傳奇大廚喬爾·盧布松(Joel Robuchon)的高檔餐廳,依然座無虛席。這位最會經商的法國大廚營運着一個龐大的餐飲集團,在上海,它藏身百貨商場開起了簡餐店,同時将烘焙甜品類獨立出來,登上了熱門主播的直播間,成為年輕食客追逐的“米其林美食”。

不進則退的餐飲業

不過,當人們指責這些老牌餐廳不思進取導緻與時代脫軌時,往往忽視了它們一度也是有口皆碑的潮流引領者。

如今陷入破産清算的新元素,20年前早早地建立了中央廚房,以一套高标準的連鎖化營運将門店擴大至最多時的50家,成為簡餐輕食領域舉足輕重的品牌。

潔淨的後廚、質感的器具、健康的菜單,乃至為情侶準備的免費蛋糕,放眼如今,也是消費者眼中的加分項。2008年開始,新元素還成為中國網球大師杯賽的指定贊助商,幾年後又邀請李娜參與新菜設計和形象推廣。這些都算得上超前的營銷理念。

無論是精緻道地的米氏西餐廳,還是主打健康輕食的新元素,傳統西餐的沒落伴随着西方視角生活方式的祛魅。人們不再對西餐趨之若鹜,反而更鐘情本土化的飲食。而随着疫情後餐飲行業的洗牌加速,那些沉浸在舊日光環中的企業不可避免滑向生死線,同時要适應日新月異的營銷規則和網紅化打法。

年底,一則“百萬年薪招募大廚”的消息在餐飲圈引發熱議。旗下擁有九毛九西北菜、太二酸菜魚、那未大叔等品牌的九毛九餐飲集團,開出了50萬至200萬元年薪高調招人,要求“為現有品牌以及未來品牌增強研發能力”。而早些時候,57度湘也釋出了類似的高薪招聘廣告,且要求更為直白:專注技術、大膽創新。

渴求研發型大廚,給出媲美星級酒店行政總廚的薪資水準,也側面印證着連鎖餐飲之間的鏖戰正酣。一度受到資本追捧的海底撈,也被消費者吐槽“缺乏新意”,加上逆勢擴張失效,最終“斷臂”止損百間門店。不過,不同于快餐的大起大落,高端餐飲歇火的“蝴蝶效應”還需時間驗證。

繼續閱讀